山东老汉持枪70多年,警方上门却被无视,直言“这枪粟裕给的”
文/锦承宇
编辑/锦承宇
小山村的“不速之客”自从1996年起,我国就出台并颁布了《枪支管理办法》,上面明令禁止民间任何人非法持有枪支,否则将受到严重的法律责任。
法律颁布后,各个地区的政府开始收缴当地的枪支弹药,山东莱芜县也积极响应政策,督促各个村民将家里的违禁品上缴。
然而当收缴工作进行到一户老人家里时,民警却被老人无情的赶了出去。一般情况下,面对这样的情况民警都会进行协调,但当他们得知老人的身份和他手里两把枪的来历后,不禁感叹了一句“这不是我们可以管的事情,我们管不了”。
老人名字叫做滕西远,街坊邻里都知道,他的家里放了两把枪。当民警从老人家里出来时,他的门口早已围满了邻居。大家都想看看老人的枪交没交,但民警接下来的一个举动,令他们大为震惊。
只见出来的几个民警小心翼翼给老人说着什么,最后集体敬完礼后开车扬长而去。看热闹的邻居问滕西远:“藤黑子,你的枪到底交没交啊?”只听老人骄傲的回了一句“我的枪是粟裕大将军给的,谁能拿走?”
邻居口中的“滕黑子”到底有何来历,能让开国元帅粟裕给他一把专属的枪呢?
赌上性命换来第一把“毛瑟功勋枪”1940年,抗日战争走到了第四个年头,日本人疯狂向山东地区发起进攻,鲁中革命根据地也将要面临大敌的入侵。八路军山东纵队总司令廖容标表情严肃,面对日本人的进攻,廖容标多少还是为部队的兄弟感到担忧。
经过一番细致的分析后,廖容标决定在杨家横和鬼子展开一场殊死搏斗,这场战役关乎自己的整个革命根据地,所以廖容标非常重视。
俗话说不爬横的就怕楞的,此时刚刚学会射击的滕西远自告奋勇前往一线杀敌,看着眼前异常热血的滕西远,大家都被感染了,一个个打起精神准备杀敌。
这就是著名的血战杨家横战役,在这场战斗中弄过,滕西远一马当先上场杀敌,无论情况多么艰难,他都没有一丝后退的意思。
在一次与鬼子拼刺刀的时候,滕西远的胳膊被鬼子用刺刀给刺中了,接下来他的操作惊呆了所有人。他竟然生生将刺刀给扒了出来,然后用尽全力掏出匕首将敌人给消灭了。战斗结束后滕西远虚弱的倒在了战场,大家都以为他快不行了。
幸运的是,滕西远没有生命危险,经过简单的治疗后恢复了意识。
在廖容标的指挥下,这场战役最终获得了胜利。当廖容标得知滕西远的事迹后,亲自为其颁发了一等奖的军功章。并且赠予了他一把毛瑟手枪,作为这场战斗的奖励。
粟裕将军送的第二把枪自从杨家横一战,滕西远的名字被许多战士记在心里,他们将滕西远作为自己的榜样,时刻激励着自己前进的道路。
滕西远也没有让大家失望,他靠着自己的英勇果断,赢得了上级的青睐。靠着廖容标赠予的这把毛瑟手枪,滕西远在战场上英勇杀敌,立下了不少功劳。
抗日战争结束后,我国国内又展开了全面的解放战争,在“东征讨蒋”的那段时间,滕西远又立功了。
有天晚上他和一个哨兵去观察地形,突然发现山下大约200名国民党来势汹汹。想到自己现在身边没有几个帮手,滕西远灵机一动,上演了一则“空城计”,他和一个哨兵用两杆枪和三个手榴弹,竟然伏击了200名敌人。
此次事件传到粟裕耳朵后,被称为战神他连声叫好,在颁奖典礼上,粟裕亲自给滕西远颁发了另一个毛瑟手枪。从此两杆枪的故事成了滕西远伴随一生的英雄事迹。
有人可能会好奇,滕西远小时候到底经历了什么,才会让他变得如此机敏果断呢?
苦难童年决心参军滕西远出生在1925年的山东莱芜,与当时大多数家庭一样,滕西远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弟弟。从小贫困的生活让他变得异常坚强。从滕西远记事开始,父母就经常告诉他将来一定要报效祖国,滕西远将父母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。
几年之后,由于家庭条件太过困难,滕西远的父母拼命养家糊口,最后操劳过度而逝。他们兄弟五个就此成了孤儿。
当家庭的负担一下子落到兄弟几人身上时,他们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不容易。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,如何填饱肚子成了几人首先要考虑的事情。
很快,大哥二哥相继参军,滕西远不得不靠自己来养活两个弟弟。但由于当时条件太过贫苦,弟弟也在不久之后去世了。
1938年,由于战争的影响,村子里大多数男丁都去参了军,此时仅有13岁的滕西远也有了参军的想法。刚好有一天碰上红军来村里征兵,滕西远就向他们说了自己想要参军的意愿。由于年龄太小,大家都不是太愿意让一个孩子进入部队。
但滕西远无论如何也要跟着部队走,后来他就成为了部队中的一员。
“滕黑子”与“小匕首”在部队那段时间,由于滕西远常年风吹日晒的缘故,在加上他本来家里条件就有点艰苦,导致他的皮肤变得黝黑锃亮,因此大家都管他叫“滕黑子”,从此这个外号伴随了滕西远的一生。
由于年龄太小,部队的老大哥都将他视作自己的小弟,并没有给他配备一把枪,就是害怕他哪天小孩子脾气一上来,掏出枪走火。
虽然没给滕西远配把枪,但老大哥还是给他了一个防身用的“小匕首”,为此还特意嘱咐他,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用。
滕西远将老大哥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,他生性活泼的性格也给那段艰苦的岁月带来了不少的欢乐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日本人的侵略越来越肆意,滕西远和他的部队也即将会要面临杀敌的局面。老大哥们问题怕不怕,滕西远毫不无惧的说到“怕他们我还是兵吗”
1940年的一天,滕西远跟随部队来到了一个村子,他们需要在这里稍作调整休息一下,可半夜远处的动静,惊醒了正在睡梦中的滕西远。
他之前跟随部队去了不少地方,老大哥们告诉他要时刻保持警惕,他赶紧出门查看情况,果然在不远处,日本人正悄无声息的向村子里袭来。
滕西远赶紧将大家叫醒,随后全都准备好了战斗。日本人好像听到了村子里的动静,他们加大了扫荡村子的力度,由于当时武器比较落后,我们的部队一直处于落后的局面。
日本人很快包围了整个村子,滕西远靠着自己灵活机敏的身法翻过一处围墙,在敌人进门的瞬间,三个人合力将他制服了。
制服日本人后滕西远有点兴奋,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正面对抗日本人。但激动之余他立刻掏出一把匕首,将那名日本人给干掉了。
这件事情让滕西远在部队一战成名,老大哥们非常佩服滕西远的胆识与魄力,这与他的年龄段根本不符。也是从那天开始,滕西远就一直将那把小匕首带在身上,对他来说,这把匕首已经成为了他的护身符。他要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前一直带着。
英雄“勋章”值得歌颂战争结束后,滕西远回到了山东老家,对于大家给予他的赞美,他都笑一笑而过,但有一件事情他非常担心,那就是国家安定后,枪支肯定会如数上缴。
当时他写了一封信给国家,希望给他开一个持枪证明,国家考虑到这个英雄的丰功伟业,就批准了这个请求。并给他写了一个“持枪令”
96年国庆期间,国家宣布全民禁止私自持有枪支的法律,果不其然民警还是找到了滕西远,但当滕西远拿出持枪令的那一刻,所有民警肃然起敬,他们马上对滕西远毕恭毕敬。最后临走时还给老人鞠了一躬。
抗战老兵深藏功与名除了滕西远这样的英雄事迹外,我们国家还有许多抗战英雄,在战争结束后也是挥一挥衣袖扬长而去。
2021年,家住四川广汉的马定新因病去世,享年104岁。他就是一名妥妥的抗日老兵,其功勋徽章不计其数。
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,马定新替父出征上了战场,一年后他跟着大部队来到了宜昌,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感受战争的残酷。
震耳欲聋的炮火声让马定新有点不知所措,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,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,那场战斗结束后,马定新英勇的表现让他成为了一个重机枪手。
从那天起,无数个日军成了他的抢下亡魂。也正是从那天起,马定新就没有打算要活着回去,他抱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稳赚的态度,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士兵。
万幸的是,马定新并没有在战场上牺牲,抗战结束后他回到老家,过起了安安稳稳的生活。
直到2021年有记者找到他,大家才了解到这名抗日老兵的英勇事迹。
采访过程中,马定新一时兴起,还拿着树枝表演起了当年自己打鬼子的情景,仿佛回到了抗日那个年代。
后面英雄越说越激动,他告诉记者:“那时候我杀红了眼,日军最想除掉的就是我,可惜他们差了点运气”
说完马定新老人泪流满面,他想到了当时在战争中牺牲的队友,
这就是抗日老兵,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奋不顾身冲在最前面,又在国家安稳后深藏功与名,这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。希望大家可以延续这种精神,为我们的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jiju.wuhanfangsheng.com/119991284401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友情链接